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江苏财经法援中心积极行动,联合校内外多方力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活动,旨在提升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和老年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健康、和谐、法治的消费环境。
校内活动:西操场掀起维权热潮
在校内,江苏财经法援中心组织了多场针对师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普及活动。“海棠援”普法宣讲团的成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案例剖析消费陷阱和维权要点,让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互动体验区的“法律快问快答”和“维权知识闯关”吸引众多师生参与,答对者可获徽章。维权咨询台前,志愿者们发放了精心准备的普法宣传单页和维权指南,方便大家随时查阅,对大家关注比较集中的“二手交易平台纠纷”“培训机构退费难”等问题耐心解答,累计服务百余人次。
校外活动:轮窑社区传递法治温度
志愿者们乘坐公交车抵达柯山花园轮窑社区,通过流动宣传方言版普法音频,覆盖社区广场及主干道。针对老年群体,志愿者以“保健品诈骗案例”为切入点,现场演示“三无产品识别”技巧。
社区讲座中,志愿者们结合真实案例,为年轻家庭讲解儿童用品安全标准及教育机构维权要点。法律咨询站与文艺汇演同步进行,居民通过小品《退货风波》和“维权知识竞答”,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维权途径。
“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参与学生王同学表示。轮窑社区居民李阿姨点赞道:“志愿者们用方言讲解防骗知识,既亲切又实用!”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校内外普法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园内,师生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社会上,活动覆盖了更广泛的群体,为社区居民送去了实用的法律知识和贴心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
江苏财经法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服务社会、普及法律的理念,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深化校内外普法合作,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消费环境贡献更多的力量。
(供稿:邵白杨、徐思文,审核:解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