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学生防诈识骗意识,防止学生参与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或关联犯罪,最大限度地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发生,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争创“无诈学院”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决策部署,以构建高质量平安学院为目标,以增强学生反诈防骗意识为抓手,通过机制建设、宣传教育等多维度的措施,打造“无诈学院”,筑牢校园反诈防线,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二、工作目标
以“宣传-预警-处置”闭环管理为核心,通过组织保障、宣传引导、多方联动,确保市公安局网络诈骗案件零通报,学生反诈知识普及率达100%,建立长效反诈工作机制,争创“无诈班级”等“四个目标”。
三、组织领导
成立“无诈学院”工作办公室设在学院学工办,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学工办主任兼任,大学生事务发展中心安全教育实践部主要负责具体活动实施。各班级工作由专兼职辅导员负责指导,班级治保委员具体负责本班级活动实施。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宣传教育全覆盖
1.全覆盖式宣传
(1)学院召开“无诈学院”创建动员会,通过邀请公安反诈专家开展警示教育,向各班级宣读并签订《共建无诈学院倡议书》,曾受诈骗的学生“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反诈意识;
(2)各班级在开学初、寒暑假前各召开1次反诈主题班会,将学校和学院相关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学生;
(3)结合学校反诈工作,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答题等活动,制作《法文学院反诈手册》《防骗口诀》等资料进宿舍,定期推送“反诈小视频”“警示提醒”等,营造浓厚的反诈防骗宣传氛围。
2.精准化培训
利用团学干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做好主题培训;以“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为基础,培养宣传骨干。
(二)技术防范智能化
全员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督促指导学生全员注册;与辖区派出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推送涉诈预警线索。
(三)处置机制高效化
1.快速报告制度
发现学生疑似受骗,第一时间上报班级专兼职辅导员,由辅导员与学院、学校保卫处及公安机关报案;学生有疑虑的转钱务必提前联系,转账前要向辅导员报告。
2.事后复盘总结
发案即通报,通报即复盘;对受骗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与学校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为受骗学生提供生活帮扶和心理干预服务。班级召开“1人受骗,全班受教”反诈延伸教育活动,避免他人再受伤害。
(四)家校社联动协同化
通过班级价值群推送反诈知识,提醒关注学生异常消费,构建共防体系;建立重点学生(如曾受骗、易受骗群体)档案,辅导员定期跟踪回访。
五、保障措施
1.考核激励:将反诈工作纳入专兼职辅导员、班级、治保委员、安全教育实践部等学生干部的年度评比评优等内容,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2.五育赋分:除按照学校“校园反诈工作台赋分标准”进行校级层面赋分外,学院每月参照校级赋分标准,对个人进行院级层面的正向或反向赋分,同时,每月评选“无诈班级”,所在班级学生进行正向赋分0.5分。
3.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案件高发的班级,通报批评并约谈负责人。
六、预期成效
通过本方案实施,实现学院反诈宣传常态化、预警处置高效化、学生防范自觉化,打造“人人识诈、全员防诈”的平安学院,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法律与人文艺术学院党总支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