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法律与人文艺术学院联合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组织新生赴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实景学习,接受现场法治教育。
此次活动一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参观学习“至淮则安”法治文化基地、未成年人检察官办公室、“淮棠正红”党建阵地、淮安市人民检察院院史馆等。
在“至淮则安”法治文化基地,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至淮则安”四个字的内涵。至,是到达,是所在,是极致;淮,是淮河两岸,是江淮大地;则,是成为,是法则,是规范;安,是安全,是安宁,是安心。“至淮则安”四字是检察人的职业追求和精神所在。“南北分界线沙龙”中“驸马巷”等设置结合了淮安地区文化特色,吸引同学们纷纷打卡、合影。
在案件管理中心,同学们实地体验检察办公办案场景,讲解员介绍了信息化建设赋能检察官日常工作,根据实践需求改进办公方式,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看着大屏幕数据,有同学发出疑问“什么样的案子会出现在这数据中”,讲解员耐心地讲解了检察院受理案件范围,让新生对刑事诉讼法有了初步了解。
在“淮棠正红”党建阵地,设有 “盛世如你所愿大型主题浮雕”“伟大建党精神”“红色记忆”“历史第一”“习近平用典”“廉洁从检”“整容镜”“红色地图”“融党建+”和初心墙、印章墙等,励志奋斗的图片,传递正能量,激励青年学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信仰之基。
在未成年人检察室,检察官介绍了具有淮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法话西游”,巧妙将法律与西游记元素相结合,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提高了普法趣味,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浏览。同学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了解未成年检察官的职责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实例。
在淮安市人民检察院院史馆,同学们参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刑事卷宗、先进人物事迹、干警工作照等。淮安检察历史以来使用过的印章被排列成“人民”字样,体现着检察人的历史使命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
一次参观,一次启蒙,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活动,让法文学院的新生们感受到了肩头责任之重,更加坚定了学好法律、用好法律、为中国法治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图\文:任远、吉娴琦,审核:解瑞卿)